行业资讯
我国物流韧性十足 为经济循环畅通提供重要支撑
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离不开条条交通大动脉,有赖于物流微循环。盛夏时节,重庆市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内,印有“中欧班列”字样的集装箱堆积如山,橙色龙门吊起降不停,转运卡车来往穿梭……随着汽笛声响起,一列列国际班列缓缓驶出站台,驶向远方,联通世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曾经的小站已经发展成为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的国际物流枢纽园,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出国门。
今年上半年,随着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我国物流需求整体呈现温和复苏。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交通网络保持畅通,主要物流指标稳中向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8月3日,2023中国物流形势发展分析会暨物流企业50强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出席会议并致辞。
蔡进在致辞中概括了当前物流发展的基本格局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介绍,从物流运行情况看,当前我国物流服务的基础体系已基本成型,物流高质量发展和服务能力升级成为主流趋势。从总量看,我国物流供给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160万亿元,增速与GDP走势基本同步。
“同时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蔡进表示,从市场主体看,物流企业规模大幅增长,50强企业产值由2005初次发布的2.6亿元升至2023年的70亿元以上,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物流企业向一体化综合化转型。从营商环境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物流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物流产业宏观规划和微观企业经营同步向规范化、标准化推进。从物流效率看,物流降成本取得良好成效,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由2009年的18%降至2022的年14.7%。
蔡进介绍,从物流需求结构来看,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增速总体平稳,为社会物流总额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民生消费物流实现较快增长,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与上年同期相比,民生消费、进口、再生资源等领域物流贡献率有所提升,合计贡献率近三成,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现代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2023年以来,我国物流业经历“快速回升—企稳回调”两个阶段,累计增速保持在稳步恢复态势,但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依旧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7月19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宇航在2023年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论坛上介绍,目前我国面临着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经济复苏的修复阶段,要全面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业内专家也表示,从社会物流总额结构看,工业品物流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较为稳定,但因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物流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挑起稳增长大梁
8月9日,云浮港都骑通用码头工程(二期)道路堆场工程(道堆I区、道堆III区)交工验收,标志着广州云浮港国际物流港项目整体完成交工,为年内实现竣工验收、具备投产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规划建设3个可靠泊5000吨驳船的多用途泊位,投资概算6.3亿元,年设计吞吐能力可达1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近期10万TEU,远期目标30万TEU,项目建成后可承接件杂货、散货和集装箱等装卸及仓储一体化服务,是云浮地区规模等级、作业能力较优的港口之一。
交通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一批批重大工程挑起了促投资、稳增长的大梁。
其中,综合枢纽方面,重庆东站上半年完成投资4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63%。厦门北高铁站目前站房内外部装饰装修全部完成,预计在今年9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已基本实现国际班列每天一班开行,初步形成“交通+物流+产业”运产贸一体化发展格局。
公路方面,上半年,全国新开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170个、5750公里,项目总投资3626亿元。京雄高速北京段京雄大桥合龙,为年内京雄高速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顺利完成最后管节及最终接头的浮运安装,海底隧道实现高精度合龙;黄茅海通道海上主塔全部封顶。
水运方面,平陆运河全线动工建设;安徽引江济淮航运工程正加快向今年10月份全面通航目标迈进;上海洋山港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开工。长江上游九龙坡至朝天门河段、中游宜昌至昌门溪段、下游芜裕河段的航道整治工程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实现全线通航,等等,为促进有效投资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公路沿线充电设施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近九成高速服务区覆盖充电设施。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5931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设施,占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89.48%,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6628个,累计建成充电桩数量1.859万个,覆盖2.9万个小型客车停车位,并有约2.7万个停车位预留了建设安装的条件。
国家物流枢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2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30个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合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在列,标志着合肥市“三核一极主枢纽”物流总体布局基本成型,深度服务融入国家物流枢纽网络。
“在历史上,合肥就是重要的物流中心。”合肥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也是连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天然纽带之一,对南北物资交流和东引西进具有重要战略支点作用。
时至今日,合肥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愈发明显。截至目前,合肥的铁路和高铁的总里程居长三角首位,中欧班列已经通达18个国家,112个国家站点城市,合肥港建成为江淮联运中心,在国家物流运行网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现代物流的产业发展在合肥的整个经济规模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
同时,与合肥一同入选的,还有深圳、泸州、长沙等地。此次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入选,意味着深圳成为全国率先兼有商贸服务型、空港型、港口型和生产服务型四种类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
目前,枢纽范围内平湖南铁路货场一期工程已完工,平湖南综合物流枢纽已取得地面层及上盖项目土地使用权,并进入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研究阶段。“湾区号”中欧班列稳定开行,2023年上半年累计开行117列,同比增长95%,线路已覆盖德国、波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提供国际物流通道。
在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中,泸州成为本批次四川省唯一入选城市,“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纳入年度建设名单。
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占地总面积5560亩,紧邻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由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共同组成,通过进港铁路支线、临港大道无缝衔接,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时联动,布局港口多式联运与集散区、粮食临港仓储与加工区、国际物流与配套服务区、铁路多式联运与仓储区、区域分拨与城乡配送区5个功能区。
“长沙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也入选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标志着该市着力构建连通欧盟和东盟的陆路战略大通道,高质量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方面成绩显著。
“呜呜……”一声火车长鸣,满载165辆吉利整车的专列驶离长沙, 8月1日从长沙经由黑龙江同江口岸发往莫斯科。这趟满载的“吉利专列”是中欧班列(长沙)在同江口岸首发班列,标志着长沙打通了经黑龙江同江口岸联通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新通道。
今年1月至7月,湖南中欧班列共开行491列,贯穿东西、联通内外,中欧班列(长沙)让湖南“沿海化”,让本土企业高效“出海”。
“对不靠海、不沿边的湖南来说,缺乏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中欧班列大幅降低了物流时间,对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凸显,成为湖南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保产保供、控制综合成本、抢占海外市场的战略通道。